哈佛300个心理健康故事(四)

第64章 1迷惑的哈里森
第四章 走出自闭的世界
著名的思想家爱默生说过,“与世隔绝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因为与人交往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你冷漠,也不要抱怨这个社会缺乏人情味,打开冷漠的心锁,积极去交往,你就能够走出人际的孤岛,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
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死亡。
——哈佛国际经济学教授 杰佛里?萨克斯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哈佛心理学、哲学教授 威廉?詹姆斯
——哈佛精英之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年),是美国第26任总统。他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富有家庭。父亲是一个银行家,母亲是一个很有教养的妇女。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同时还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的远房堂叔。西奥多?罗斯福在童年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他有着良好的天资和伟大的志向,加上哈佛大学优良的教育背景,为他平步青云成为伟大总统奠定了基础。
西奥多?罗斯福23岁参加纽约州议会,曾任海军部副部长,在战争中成为英雄,1900年当选副总统,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莱遇刺身亡,他继任总统。在任期内,他实施了资源保护政策,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外交政策方面,他奉行扩张政策,实施霸权主义,出台了著名的“大棒”政策,1906年因调停日俄关系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卸任后,曾到非洲和南美洲进行科学探险,到欧洲旅行。西奥多?罗斯福博览群书,勤于笔耕,留下了大量著作和翻译作品。
1迷惑的哈里森
【哈佛心语】
一个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犹如一颗陨落的红星,连一分热也不会留下来。
——罗曼?罗兰
【故事殿堂】
哈里森在一家公司做一名管理人员。在公司产品遭遇退货、赔款而濒临倒闭,公司高层们急得团团转而又束手无策时,哈里森站了出来,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此举不仅一下子解决了公司的难题,还为公司赚了几百万。
因工作出色,哈里森深受老总的重视,不久就成为全公司的一颗明星。凭着自己的智慧和胆略,他又为公司的产品打开国内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两年时间内为公司赚回几千万 利润,成为公司举足轻重的人物。
哈里森踌躇满志,以为销售部经理一职非他莫属,然而,他没有被提职。本来公司董事会要提拔他为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却由于在提名时遭到人事部门的强烈反对而作罢,理由是各部门对他的负面反映太大,比如,不懂人情世故,不和同事交往,骄傲自大……让这样一个闭门自封的人进入公司的决策层显然不太适宜。
销售部经理一职被别人担任了,他只好拱手交出自己创建、自己培养成熟的国内市场。这就好比自己亲手种下的果树上所结的果子被别人摘走一样,令他非常痛苦和不解。
他不明白,公司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呢?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后来,还是一个同情他的朋友为他破解了他的迷惑。
难怪那一次,他出去为公司办理业务,需要一批汇款,在紧要关头却迟迟不见公司的汇票,业务活动“泡汤”,令他很难堪,实际上是一个出纳员给他穿了一次小鞋,因为,平时他对这个出纳不巴结、不献媚、不送小礼品,也就是说没有把她放在眼里。
还有一次他在外办事,需要公司派人来协助,却不料人才刚到,马上又把人撤回去了,原来是一些资格较老的人觉得他很“孤傲”、“目中无人”,在工作上从不与他们交流……所以想尽办法拖他的后腿,让他的工作无法展开。
尽管哈里森工作业绩辉煌,但他忽视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那些他不熟悉的、不放在眼里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照样会坏他的大事,阻碍他在公司的发展和成功。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只好伤心地离开了公司。
【智慧点睛】
一个人如果孤立无援,那他一生就很难幸福;一个人如果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就犹如在雷区里穿行,举步维艰。“条条大路通罗马”,八面玲珑的人可以在每条大路上任意驰骋。
可以说自从世界上出现人类以来,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即使是病人,聚在一起也比独处要轻松,尤其是现代社会,与世隔绝,独处一室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做法,人际关系就像是一盏灯,在人生的山穷水尽处,指引你柳暗花明的又一村繁华。创造完美的人生就从摆脱你的孤僻、自闭开始。
许多杰出的人士,之所以被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击垮就是因为不善与人沟通,不注意与人交流,被一些非能力因素打败,在美国,如今罗宾汉式的孤胆英雄已被团队精英所取代,不能融入人群无异于自毁前程,把自己逼入死胡同。其实,穷困潦倒的英雄,是常见的事,但只要懂得与群体感情的投资,就能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本章完)
第65章 2懂得付出的小男孩
第四章2懂得付出的小男孩
【哈佛心语】
 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罗素
【故事殿堂】
有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个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并不时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保罗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原以为小男孩希望的是也能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问他:“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微一笑,他想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这个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哥哥的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个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真的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智慧点睛】
有位名人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的确,学会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己,不知爱人,是当代社会的通病。”学会付出是人类光辉灿烂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世智慧和快乐之道。
(本章完)
第66章 3学会布施的故事
第四章3学会布施的故事
【哈佛心语】
 善良的,忠实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
——马克?吐温
【故事殿堂】
哈佛大学的印度研究所,有一位十分慈爱的老教授,他老爱讲一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学会布施,他的一生也在践行着他的人生哲学。
从前有一个非常吝啬的人,他从头上的每一根头发到脚上的每一个脚指头都很吝啬,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给别人东西,连别人叫他讲“布施”这两个字,他都讲不出口,只会“布、布、布……”个半天,好像一讲出这两个字,自己就会有所损失。
佛陀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想去教化他,于是到了他住的城镇去开示。佛陀告诉大家布施的功德:一个人这辈子之所以富有,比别人长得高、长得帅,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跟上辈子的布施有关。
这个吝啬的人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很感动,可是他仍然布施不出去,他为此深感烦恼,便跑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呀!我很想布施,但是做不到。”佛陀从地上抓了一把草,把草放在他的右手,然后要他张开左手,佛陀说:“你把右手想成是自己,把左手想成是别人,然后把这把草交给别人。”这个吝啬的人一想到要把这把草给别人,就呆住了,急得满头大汗,仍然舍不得给出去,最后,他突然开悟:“原来左手也是我自己的手。”就赶紧把草给出去,自己也为此深感欣慰。第二次他只花了约一分钟,就把草给出去了。后来,他只要很简单地就可以把草给出去。佛陀又说:“现在你把草放在左手,把右手张开,将草交给别人。”第一次他也是想了半天才给出去,第二次他很容易就交出去。最后,佛陀对他说:“你现在把这把草给别人。”他便把这把草给了别人。经过不断的练习,这个有钱人便把财物布施给别人,最后把房子也布施给了别人,结果终于得到了他以前从未有过的幸福。
【智慧点睛】
没有善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真正的发自肺腑的温暖,就不可能有精神的美。施予的追求没有资格的限制,再吝啬、再冷漠的人,只要决心想给予,就可以通过训练开启布施之心。所以,在生活中,让我们学会“布施”吧,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得到更多,学会给予,才能收获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收获。
(本章完)
第67章 4吝啬的汤恩
第四章4吝啬的汤恩
【哈佛心语】
 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聋子闻到。
——马克?吐温
【故事殿堂】
有个勤劳而忠实的男孩叫汤姆,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并且拥有一座在村庄里最美丽的花园。小汤姆有很多的朋友,但其中有一个磨坊主汤恩。汤恩是个很富有的人,他总是自称是小汤姆最忠厚的朋友,因此每次到小汤姆的花园来时,都以最好的朋友的身份拎走一大篮子各种美丽的花,在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拿走许多水果。
汤恩经常说:“真正的朋友就该分享一切。”而他却从来没有给过小汤姆什么。
冬天的时候,小汤姆的花园枯萎了。“忠实的”磨坊主朋友从来没去看望过孤独、寒冷、饥饿的小汤姆。
汤恩在家里对他的家人说:“冬天去看小汤姆是不恰当的,人们经受困难的时候心情烦躁,这时候必须让他们拥有一份宁静,去打扰他们是不好的。而春天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小汤姆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我去他那采回一大篮子鲜花,我会让他多么高兴啊。”
磨坊主天真无邪的儿子问他:“爸爸,为什么不让小汤姆到咱们家来呢?我会把我的好吃的、好玩的都分给他一半。”
谁想到磨坊主却被儿子的话气坏了,他怒斥这个白白上了学,仍然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说:“如果小汤姆来到我们家,看到了我们烧得暖烘烘的火炉,我们丰盛的晚饭,以及我们甜美的红葡萄酒,他就会心生妒意,而嫉妒则是友谊的大敌。”
【智慧点睛】
磨坊主汤思的高论让我们看到了吝啬的人在面对生活时的丑恶嘴脸。吝啬者金钱、财富都不缺,然而其灵魂、精神却是在日趋贫穷。
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不能。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忙着的是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唯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全部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永远不会是愉快的。
人普遍都是利己的,但给予总是相互的。我们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密切联系,都需要直接或间接的给予和接受,无论少了哪个环节,都必将影响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自己也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只有当自己能够信任别人并能够与别人分享时,不仅自己获得了财富,也帮助别人获得了财富,取得了双赢的成果。所以,我们要打破吝啬的樊篱,走出吝啬的灰暗,寻找生命中那一份与人分享的蓝天。
(本章完)
第68章 5孤寂的玛丽
第四章5孤寂的玛丽
【哈佛心语】
 绝望,如果抖落它的冷漠的灰尘,是包含着一种凶恶的、散布死亡的力量的,这种力量既无理智,也无理解力。
——雷哈民
【故事殿堂】
5年前,玛丽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他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一个人孤独的日子?”
朋友安慰她说,她的孤独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孤独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抱着这种孤独,玛丽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朋友忍不住对她说:“我想,你并不是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旧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朋友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孤独自怨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由于她的孤僻,她和女儿都面临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母女反目成仇。玛丽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只好共同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但这更加重了她的孤独。
她对朋友哭诉道,所有家人都弃她而去,没有人要她这个老妈妈了,玛丽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有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虽然已过半百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在加州奥克兰的密尔斯大学,校长林?怀特博士在一次女青年会的晚餐聚会上,发表了一段极为引人注意的演讲,内容提到的便是这种现代人的孤寂感:“20世纪最流行的疾病是孤独。”他如此说道,“用大卫?里斯曼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愈来愈增加,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拘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于是,人们的友谊无法持久,时代就像进入另一个冰河时期一样,使人的内心觉得冰冷不已。”
【智慧点睛】
许多孤独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心力。情爱、友谊或快乐的时光,都不是一纸契约所能规定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是丈夫死了,或太太过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再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本章完)
第69章 6主动伸出你的手
第四章6主动伸出你的手
【哈佛心语】
孤独有时是最好的交际,短暂的索居能使交际更甜蜜。
——弥尔顿
【故事殿堂】 
从前,坦桑尼亚小镇有两个叫汤米和杰克的邻居。但他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就是彼此不睦。他们只知道不喜欢对方,这个原因就足够了。所以他们时有口角发生,尽管夏天在后院开除草机除草时车轮常常碰在一起,但多数情况下双方连招呼也不打。
后来,夏天晚些时候,汤米和妻子外出两周去度假。开始杰克和妻子并未注意到他们走了。也是,注意他们干什么?除口角之外,他们相互间很少说话。
但是一天傍晚杰克在自家院子除过草后,注意到汤米家的草已很高了,自家草坪刚刚除过,看上去特别显眼。
对开车过往的人来说,汤米和妻子很显然是不在家,而且已离开很久了。杰克想这等于公开邀请夜盗入户,而后,一个想法像闪电一样攫住了他。
“我又一次看看那高高的草坪,心里真不愿去帮我不喜欢的人。”杰克说,“不管我多想从脑子里抹去这种想法,但去帮忙的想法却挥之不去。第二天早晨我就把那块长疯了的草坪除好了!”
“几天之后,汤米和妻子多拉在一个周日的下午回来了。他们回来不久,我就看见汤米在街上走来走去。他在整个街区每所房子前都停留过。”
“最后他敲了我的门,我开门时,他站在那儿正盯着我,脸上露出奇怪和不解的表情。”
“过了很久,他才说话,‘杰克,你帮我除草了?’他最后问。这是他很久以来第一次叫我杰克。‘我问了所有的人,他们都没除。米库说是你干的,是真的吗?是你除的吗?’他的语气几乎是在责备。”
“‘是的,汤米,是我除的。’我说,几乎是挑战性地,因为我等着他为了我除他的草而大发雷霆。”
“他犹豫了片刻,像是在考虑要说什么。最后他用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嘟囔说谢谢之后,急转身马上走开了。”
汤米和杰克之间就这样打破了沉默。他们还没发展到在一起打高尔夫球或保龄球,他们的妻子也没有为了互相借点儿糖或是闲聊而频繁地走动,但他们的关系却在改善。至少除草机开过的时候他们相互间有了笑容,有时甚至说一声“你好”。先前他们后院的战场现在变成了非军事区,谁知道?他们甚或会分享同一杯咖啡。
【智慧点睛】
主动迈出和解的一步,并不是很难,不是吗?过多地考虑面子等因素,只会阻碍和解的步伐,延迟分享友谊的快乐。
在交际中,我们都需要在交往中获得友谊和帮助,但有时候又需要一个自己独自相处的时间,甚至后者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的作用更重要。主动伸出你的手,不要犹豫,你会发现伸出的手马上就会有人握住。
(本章完)
第70章 7治愈孤独的良方
第四章7治愈孤独的良方
【哈佛心语】
 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却可以将它抚慰。
——梭罗
【故事殿堂】
小镇上有个女人叫泰娜,她善于烹饪,能够用人们送给她的菜头、芜菁、甘蓝、白薯等做出鲜美可口的菜来。她的丈夫是一位牧师,这个家庭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南部的小城中具有很高的威望,能够到这所小木屋来探望牧师和他的夫人,在当地确实是很大的荣耀。当有敲门声响起时,泰娜匆匆忙忙赶出去,用拥抱、接吻和热情的话语将客人迎进门。牧师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传统教士服,脖子上系着浆洗过的白色硬领,紧随在夫人身后伸出一只温暖的大手,脸上现出笑容道:“我的主保佑你,进来吧!”来访者不管是至近的亲戚、市长,还是身无立锥之地的乞丐,他们都是用这种热情的方式接待的。
后来,泰娜的丈夫过世了,她就搬到另一个州靠近子女的港口城市住下来。她并没有被孤独吞噬,她还像15年前一样保持着早起的习惯,黎明前即起身,仔细地打扮一番,穿上斗篷,披上面巾,步行走到教堂。她开始擦拭牧师在礼拜仪式上要用到的各种器具。她喜欢干这种教堂杂役做的事情。在做完这些事之后,她走出教堂,到医院去拜访和照看所有孤独的病友。然后,她去看望那些不能出门的单身老人和病人,把她的欢乐与善良带给那些需要她的人们。
泰娜过世的那一天,她像往常一样去教堂做了杂务。回到家,把洗过的衣服从晾绳上收下来,将披巾搭在沙发背上。人们发现她时,她正坐在她最喜欢的客厅沙发上,合上两眼,嘴唇上带着温柔、甜蜜的笑容。那块面纱还盖在脸上。人们说,在这位非同寻常的夫人面前度过几个小时,就会比听任何布道或讲座所获的教益还要多。对于泰娜来说,孤独是一种需要照看和扫除的病痛;她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用于给他人带去欢乐。
【智慧点睛】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贫穷与孤独在富豪们中间。的确,心灵的荒漠急需人们用爱的营养去浇灌。
孤独,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这些人在孤独中离群索居,形单影只,内心煎熬。初期被孤独感笼罩的人,精神压抑,心理失衡,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其实在我们人生的河流中,总有那么一刻,你是孤独无助的,但不要害怕,因为这本身就是人生给你的最高馈赠。所以,当孤独来临时,去体味它,享受它,细心品尝孤独的滋味,你会发现,孤独可以让你更好地透视生活。
要想摆脱孤独感的折磨,就像身处一个无人的山谷,只有自己主动向外走,才能离开这片荒凉之境。同样,要获得丰富深刻的人际感情,你也需要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去和别人交往。其实人生来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单靠自己个人的力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显然是不够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才能共同完成一件事,所以学会交往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生存之道。而且,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体会到各种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愉悦。所以,交往是人生非常重要的课程,需要你努力用心地去学习和实践。最终你一定会发现,你的投入越多,获得的回报也越大,幸福感也越强烈。
(本章完)
第71章 8蕨菜和无名小花
第四章8蕨菜和无名小花
【哈佛心语】
过分了解或过分不了解,同样妨碍彼此的接近。
——列夫?托尔斯泰
【故事殿堂】 
蕨菜和离它不远的一朵无名小花是好朋友。每天天一亮,蕨菜和无名小花都会在晨光中互致问候。日子久了,两人都把对方当成自己最知心的朋友。同时,它俩发现,由于相距较远,每天扯着嗓子说话很不方便,便决定互相向对方靠拢,它们认为彼此之间距离越近,就越容易交流,感情也越容易加深。
于是,蕨菜拼命地扩散自己的枝叶,它蓬勃地生长,舒展的枝叶像一柄大伞一样。无名小花则尽量向蕨菜的方向倾斜自己的茎枝。它俩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出乎意料的是,由于蕨菜的枝叶像一柄张开的大伞,它不仅遮住了无名小花的阳光,也挡住了它的雨露。失去阳光和雨露滋润的无名小花日渐枯萎,它在伤心之余,不再与蕨菜共叙友情,相反还认为是蕨菜动机不良,故意谋害自己,便在心里痛恨起蕨菜来。
蕨菜呢,由于枝叶过于茂盛,一次狂风暴雨之后,它的枝叶被折断得所剩无几,身子光秃秃的。看着遍体鳞伤的自己,蕨菜把这一切后果都归咎于无名小花,如果没有无名小花,它也绝不会恣意让自己的枝叶疯长的。
于是,一对好朋友便反目成仇了。
【智慧点睛】
距离是人际关系的自然属性。再好的朋友如果天天见面,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我们要和朋友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既要注重心灵上的贴近,又要注意在接触上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距离才能以礼相待。 
(本章完)
第72章 9为友谊奉献一切
第四章9为友谊奉献一切
【哈佛心语】
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亲密的友情。
——普希金
【故事殿堂】
这是发生在越南的一个孤儿院里的故事,由于飞机的狂轰滥炸,一颗炸弹被扔进了这个孤儿院,几个孩子和一位工作人员被炸死了。还有几个孩子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流了许多血,伤得很重。幸运的是,不久后一个医疗小组来到了这里,小组只有两个人,一个女医生,一个女护士。
 女医生很快的进行了急救,但在那个小女孩那里出了一点问题,因为小女孩流了很多血,需要输血,但是她们带来的不多的医疗用品中没有可供使用的血浆。于是,医生决定就地取材,她给在场的所有的人验了血,终于发现有几个孩子的血型和这个小女孩是一样的。可是,问题又出现了,因为那个医生和护士都只会说一点点的越南语和英语,而在场的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只听得懂越南语。
于是,女医生尽量用自己会的越南语加上一大堆的手势告诉那几个孩子,“你们的朋友伤得很重,她需要血,需要你们给她输血!”终于,孩子们点了点头,好像听懂了,但眼里却藏着一丝恐惧!
孩子们没有人吭声,没有人举手表示自己愿意献血。女医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一下子愣住了,为什么他们不肯献血来救自己的朋友呢?难道刚才对他们说得话他们没有听懂吗?
忽然,一只小手慢慢的举了起来,但是刚刚举到一半却又放下了,好一会儿又举了起来,再也没有放下了。
医生很高兴,马上把那个小男孩带到临时的手术室,让他躺在床上。小男孩僵直着躺在床上,看着针管慢慢的插入自己的细小的胳膊,看着自己的血液一点点的被抽走!眼泪不知不觉的就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医生紧张的问是不是针管弄疼了他,他摇了摇头。但是眼泪还是没有止住。医生开始有一点慌了,因为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肯定弄错了,但是到底在哪里呢?针管是不可能弄伤这个孩子的呀。
关键时候,一个越南的护士赶到了这个孤儿院。女医生把情况告诉了越南护士。越南护士忙低下身子,和床上的孩子交谈了一下,不久后,孩子竟然破涕为笑。
原来,那些孩子都误解了女医生的话,以为她要抽光一个人的血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想到不久以后就要死了,所以小男孩才哭了出来。医生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没有人自愿出来献血了,但是她又有一件事不明白了,“既然以为献过血之后就要死了,为什么他还自愿出来献血呢?”医生问越南护士。
于是越南护士用越南语问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不加思索地就回答了。回答很简单,只有几个字,但却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他说:“因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智慧点睛】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可以对着电脑狂聊一天,但是和现实中的朋友相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样做,是不是顾此失彼呢!的确无法回答,也没有资格回答。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其中的一个,有心事时,我们会找个素不相识的人倾吐,也不愿把它透露给自己的朋友。也许这样更加的易于倾吐吧,但是,这是不是一种对自己朋友的不信任呢?
也许,在这个孩子面前,我们真的该反省一下了。扪心问一下自己:当我的朋友真的需要时,我会为他献出我的一切吗?
(本章完)
第73章 10学会倾听
第四章10学会倾听
【哈佛心语】
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当他对你说话时,看着他的嘴。
——富兰克林 
【故事殿堂】
安妮在一家肯德基连锁店做收银员,每天晚上到了下班时间孤独就会爬上安妮的心头:她总是一个人孤单地吃完晚餐,然后就随手拿起一本小说来打发时间。
纽约这么大的都市,拥有数百万人口,每天人来人往,有欢笑,也有惊奇,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你的存在,这世界还有比这更荒凉的吗?安妮一想到这般的冷清,就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蜷缩在自己的小天地中。
这种日子已经过了几个月,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不知道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尤其是知心的男友,难道大学四年毕业之后,面对的就是这种生活吗?
这还不是最难过的,反正她可以借着阅读各种爱情小说,与书中女主角共度欢笑悲伤,让时间慢慢流逝。但是到了深夜,一个人躺在床上,这才是最难熬的时光,她不知道,是否每个正常人都会有这种需求。
有一天,安妮接到通知要去见公司人事部主管琳达女士,她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来这儿见人事主管,也不知道自己怎能对着她侃侃谈出自己的情况,因为她一向不善于表达自己,以往这种情形总是令她手足无措,说不出话来。
人事主管琳达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她语重心长地对安妮说:“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帮你克服难关,并且交到朋友,不过首先,你必须抛开那些爱情小说,利用晚上到艺术学校去选修些课程,不要再读那些虚幻不真实的小说来自欺欺人。还有,你在公司的工作很有发展潜力,我希望你努力干,有一天能升到广告部门的执行组,也正因为如此,你更需要多学一些绘画及用色方面的技巧,最重要的是,你不要再整个晚上窝在家里了。”
安妮还记得经理说过,年轻人只要肯出去参加活动,很容易就可以交到朋友,只要学着去表现自己的特点,做个活泼的女孩,一定会有许多追求者。要有所改变,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要注意看别人做什么,听别人说什么,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伴侣;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除非自己也能给予别人一些回馈,世上不会有人白白对自己好。
不久之后,安妮的生活真的变得多姿多彩,她已经克服她的困难,她真没想到只是学着多听别人讲话,就赢得了那么多的友谊。她想起这正如琳达女士曾经告诉她的:“大多数的人,自我意识都很强,都希望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所以,你根本不必担心该说什么,只需要静静地、专心地听对方说,这就够了。”
原来,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么简单,以往安妮把自己关在小天地中,拒绝和别人沟通,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智慧点睛】
学会倾听,是突破交往障碍的一个有效行动。当你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试着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做一个好的听众,你就能够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交际高手,为自己赢得众多的朋友。 
(本章完)
第74章 11一位漂亮女士的交际技巧
第四章11一位漂亮女士的交际技巧
【哈佛心语】
友谊是人生最大的愉快。
——休谟
【故事殿堂】 
卡耐基是著名的人际交往大师。他认为自己交际上最重要的一课,是一位容貌漂亮、姿态优雅的女士教给他的。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卡耐基这样说道:
“有一天晚上,在人际关系的课堂上,我正和学生讨论到某些店员使我们受气的情形。我们举了很多例子,有些店员对顾客根本不理不睬,有的则更恶劣,没有礼貌”。
“最后轮到这一女士发言,她说:‘我并不责怪这些可怜的店员,有时顾客对他们也很不客气,不尊重他们。我常常享受他们最亲切的服务,他们都对我很好,我有一套方法。’”
“于是她告诉我们她的方法:‘我走到店员面前,向她微笑着说,你可以帮忙吗?我几乎从来没有被拒绝过。’”
“有谁忍心拒绝一位笑脸迎人、可爱的小妇人的请求呢。”
“不过这只是秘诀的前半部。她继续解释后半部:‘我很快再补充说,我对我所要买的这项东西不很了解,我需要店员提供意见。’不管我只是买一个小小的纽扣或买冰箱,我都运用同样的方法。那些店员总是急切地想帮我忙,而且尽可能拿所有的样式出来给我。你可以将这种方法运用到机票柜台、百货公司、旅馆、计程车和餐厅,你还可以更广泛地运用到很多地方。”
【智慧点睛】
用真诚的心和微笑去请求帮助,没有人会拒绝你的。因为你的请求能够让他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肯定,如果你觉得与人交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试着从寻求别人帮助开始吧。
(本章完)
第75章 12仁爱无敌
第四章12仁爱无敌
【哈佛心语】
 爱是以无穷的光照亮他人。
——莱尔克
【故事殿堂】
一战期间,美德两军在一处平原相遇,双方交战激烈,枪声不断响起。在他们之间的是一个无人地带,一个年轻的德军尝试爬过去,结果被带钩的铁丝缠住,发出痛苦的哀号,不住地呜咽着。
相距不远的美军都听得到他的惨叫声。一个美军无法再忍受,于是爬出战壕,匍匐向那德军爬过去。其余美军明白他的行动后,都停止开火,但德军仍炮火不断,直到德国指挥官明白那美军的举动后,才命令军队停火。
此时,战场上一片沉寂。那个美军匍匐爬到受伤的德军那儿,帮他脱离了铁钩的纠缠,扶起他走向德军的战壕,交给已准备迎接他的同胞。之后,他转身走回美军阵营。
忽然,一只手搭在他肩膀上,他转过来,原来是一位获得铁十字勋章的德军军官,对方从自己制服上扯下勋章,把它别在他身上,才让他走回自己的阵营。当该美军安全抵达己方战壕后,双方又恢复那毫无理智的战斗。
【智慧点睛】
爱从心里发出,然后流到别人的心里,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一条长长的爱心之桥。爱,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力量。
温和、友善永远强过激烈与狂暴。当你试图打开他人的心扉时,温和、友善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一个人要想活得更加快乐、幸福而有意义,就应该使自己多一点真、善、美的东西。试想,如果你对他人没有真诚,毫不友好,又怎能期望从他人身上得到友善的回报? 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坚船利炮而是一个仁慈的爱心,生活中我们应该具有仁爱心理,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地位、财富固然重要,但真正使人获得永久尊重和帮助的还是那颗善良的心。
(本章完)
第76章 13“聪明”的罗曼太太
第四章1 3“聪明”的罗曼太太
【哈佛心语】
 在花朵中采蜜,是蜜蜂的快乐,但将蜜汁送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
——纪伯伦
【故事殿堂】
哈佛心理学系的一名教授曾不无忧虑地说:“现代美国人之间的冷漠与孤独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人们自身,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结果。”
罗曼太太是美国一位有钱的贵妇人,她在亚特兰大城外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罗曼太太的花园里游玩。
年轻人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小孩子扎进花丛中捕捉蝴蝶;老人蹲在池塘边垂钓;有人甚至在花园当中支起了帐篷,打算在此过他们浪漫的盛夏之夜。罗曼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群快乐得忘乎所以的人们,看着他们在属于她的园子里尽情地唱歌、跳舞、欢笑。她越看越生气,就叫仆人在园门外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这一点也不管用,那些人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游玩。罗曼太太只好让她的仆人前去阻拦,结果发生了争执,有人竟拆走了花园的篱笆墙。
后来罗曼太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她让仆人把园门外的那块牌子取下来,换上了一块新牌子,上面写着: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那些贪玩的游客看了这块牌子后,对这座美丽的花园望而却步了。可是几年后,有人再往罗曼太太的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孤独、寂寞的罗曼太太守着她的大花园,她非常怀念那些曾经来她的园子里玩的快乐游客。
【智慧点睛】
自我封闭顾名思义就是把自我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隔绝与外界的交流与接触。自我封闭的人就像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中的人一样,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因此很容易陷入孤独与寂寞之中。自我封闭的人在情绪上的显著特点是情感淡漠,不能对别人给予的情感表达做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些人脸上很少能看到笑容,总是一副冷冰冰、心事重重的样子。这无形之中在告诉周围的人:我很烦,请别靠近我!周围的人自然也就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他得到的后果是什么呢?在封闭自己的同时,也远离了快乐、幸福。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打开你自己心灵的篱笆,让阳光进来,让朋友进来,让我们心灵的花园美丽起来。
(本章完)
第77章 14给予即是快乐
第四章14给予即是快乐
【哈佛心语】
要做一个寒天送炭,痛苦中送安慰的人。
——巴金
【故事殿堂】
哈佛中国历史学研究教授杜维明讲过这样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个为他所钟爱至极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没有一项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他父王的钟爱与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想要的东西。然而他仍然常常紧锁眉头,很不快乐。
有一天,一位魔术家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有办法能使王子快乐,可以把王子的忧戚变作笑容。国王很高兴地回答说:“假如你真能办成这件事,你所要的任何赏赐,我都可以给你。”
魔术家将王子带进一间密室,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他把那张纸交给王子,嘱咐他走入一间暗室,然后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呈现出了什么。说完,魔术家就走了。
这位年轻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然后变成了这样的几个字:“每天给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从魔术家的劝告去做,不久,他就成了快乐的少年。
【智慧点睛】
 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充溢了喜悦与快乐,除非养成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对人人抱着亲爱友善的态度,并从中得到喜悦与快乐,否则他就不能称得上成功,也不能称得上幸福。
假如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尽心努力去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奇迹般地迅速发达。最有助于人生命的,莫过于在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和爱人的习惯。
(本章完)
第78章 15冷漠是交友的天敌
第四章15冷漠是交友的天敌
【哈佛心语】
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或是改善你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请记住这个原则:真诚地关心别人。
——卡耐基
【故事殿堂】
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间病房里。房子很小,只有一扇窗子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个病人的床靠着窗,他每天下午可以在床上坐一个小时,另外一个人则终日都得躺在床上。 靠窗的病人每次坐起来的时候,都会描绘窗外的景致给另一个人听。从窗口可以看到公园的湖,湖内有鸭子和天鹅,孩子们在那儿撒面包片,放模型船,年轻的恋人在树下携手散步,人们在绿草如茵的地方玩球嬉戏,顶上则是美丽的天空。
另一个人倾听着,享受着每一分钟。一个孩子差点跌到湖里,一个美丽的女孩穿着漂亮的夏装……朋友的诉说几乎使他感觉到自己亲眼目睹了外面发生的一切。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他心想:为什么睡在窗边的人可以独享外面的风景呢?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他越是这么想,越觉得不是滋味,就越想换位子。这天夜里,他盯着天花板想着自己的心事,另一个人忽然被惊醒了,拼命地咳嗽,一直想用手按铃叫护士进来。但这个人只是旁观而没有帮忙——他感到同伴的呼吸渐渐停止了。第二天早上,护士来时那人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尸体被静静地抬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人开口问护士,他是否能换到靠窗户的那张床上。他们搬动他,将他换到了那张床上,他感觉很满意。人们走后,他用肘撑起自己,吃力地往窗外张望……
窗外只有一堵空白的墙。几天之后,他在自责和忧郁中死去。他看到的不仅是一堵冷漠的墙,还有自己心灵的丑恶。
【智慧点睛】
在所有能够破坏友谊的因素中,冷漠与自私是来自人灵魂深处的丑恶。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爱,而是要有爱人的能力。如果不懂得爱人,又如何能被人所爱呢?朋友,丢掉你的冷漠,打开你尘封的心,释放心中的爱吧,你的生命会因爱而更精彩。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灵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爱,以和谐为轴心,照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打破冷漠,让尘封已久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本章完)
第79章 16只认图纸的设计师
第四章16只认图纸的设计师
【哈佛心语】
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总会吧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反射”给对方,冷漠如此,热忱也是如此。
——阿?里恰诺夫 
【故事殿堂】
一位建筑大师阅历丰富,一生杰作无数,但他自感最大的遗憾是把城市空间弄得支离破碎,而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大师准备过完65岁寿辰就封笔,而在封笔之作中,他想打破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一条让住户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
一位颇具胆识和超前意识的房地产商很赞同他的观点,出巨资请他设计。图纸出来后,果然受到业界、媒体和学术界的一致好评。然而,等大师的杰作变为现实后,市场反应却非常冷漠,乃至创出了楼市新低。
房地产商急了,急忙进行市场调研。调研结果出来后,让人大跌眼镜:人们不肯掏钱买这种房的原因竟然是嫌这样的设计使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大,孩子们却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对防盗之类人人担心的事十分不利……
大师没想到自己的封笔之作会落得如此下场,心中哀痛万分。他决定从此隐居乡下,再不出山。临行前,他感慨地说:“我只认识图纸不认识人,是我一生最大的败笔。”
【智慧点睛】
其实,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可谁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厚厚的心墙呢?心墙不除,人心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枯萎,人会变得忧郁、孤寂。
在交往中,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应付。我们懒得和别人打招呼,也懒得和别人搞好关系,只顾着忙自己的事情,寂寞着一个人的寂寞,开心着一个人的开心。这便是冷漠,冷漠地看待世间的万物,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别人。冷漠的人注定孤独,冷漠的人没有朋友,谁也不愿意和冷漠的人打交道,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在乎朋友而只在乎自己。冷漠的人注定不会幸福。
爱是医治心灵创伤的良药,爱是心灵得以健康生长的沃土。爱,以和谐为轴心,照射出温馨、甜美和幸福。爱把宽容、温暖和幸福带给了亲人、朋友、家庭、社会。无爱的社会太冰冷,无爱的荒原太寂寞。爱能打破冷漠,让尘封已久的心重新温暖起来。
在与人交往时,请将你的心窗打开,不要吝啬心中的爱,因为只有爱人才会被爱。这样,当你陷入困境时,你会得到充满爱心的关怀和帮助。
(本章完)
第80章 17开放的花园最美丽
第四章17开放的花园最美丽
【哈佛心语】
与世隔绝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与人交往是在所难免的。
——爱默生
【故事殿堂】 
米契尔是一个有名的大富翁。他有美丽的洋房和大片的花园。但他也有一个令自己头痛的难题:这么多的财富肯定有好多人在打自己的主意。怎么办呢?于是米契尔让仆人在房子四周筑起高高的围墙。
春天一到,花园里鲜花怒放,阵阵花香飘过围墙,令全镇的人都很神往。几个好奇的孩子想:院子肯定种着奇花异草,听说有一种长着大眼睛的花还会给孩子唱歌呢。于是孩子们打起主意,决心探个究竟。
朦胧的夜晚,孩子们搭起人梯跳到院子里,他们在花丛中寻找着,踏坏了许多鲜花和嫩草。后来,他们被仆人发现,赶出了院子。
米契尔大为发火,把这事讲给朋友听。
朋友笑着说:“为何不把围墙拆了呢?”
米契尔说:“那我会丢失好多的财产!”
朋友笑了,说:“有围墙又怎样?连一群孩子都拦不住,何况身手不凡的大盗呢!”
米契尔终于听从了朋友的劝告,彻底拆掉了围墙。于是,孩子们首先冲入花园。他们仔细寻找心中的神花,结果,根本没有什么奇花异草。米契尔的朋友把孩子们请到客厅,并让他们美餐了一顿,然后对孩子们说:“在花园中种下你们心中的神花吧!”孩子们高兴得跳起来,然后跑到花园里去了。
因为米契尔拆掉了围墙,全镇的人都可以欣赏到花园的美丽。米契尔得到了全镇人的爱戴和尊敬。
一天,一伙大盗闯入米契尔的家,准备将他家洗劫一空,刚闯入花园不远就被守护神花的孩子们发现。小杰克跑到洋房报告情况;小詹森跑去镇上通知大人们。结果大盗们被及时赶到的米契尔和镇上的人们捆绑起来。
庆功宴上,米契尔对所有人说:“我要感谢你们,你们使我懂得了一个伟大的道理——这个世界上只有敞开的花园最安全最美丽。”米契尔的话博得了所有人最热烈的掌声。
【智慧点睛】
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将自己同别人对立起来,不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所得,但这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事实上,打开心灵的围墙,学会同别人分享,你给别人一片灿烂的空间,别人也会给你最真心的呵护。
(本章完)
第81章 18大难临头时的两位朋友
第四章18大难临头时的两位朋友
【哈佛心语】
 最长的友谊最能给人以欢乐,更何况还有这么一句至理名言:“在一起共过很多患难的人,其友谊才称得上牢不可破。”
——西塞罗
【故事殿堂】
人的生活离不开爱,但要获得真正的爱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
两位朋友正走在路上,突然闯出一只熊。当熊还未发现这两个人时,其中一位就奔向路边的一棵树,爬上去,藏在枝叶间。另一位不如他的同伴敏捷,已无法逃脱,只好躺在地上装死。熊走上前,嗅遍他的全身,而他一动不动,屏住了呼吸,因为据说熊从不吃死人。果然,这只熊以为他是一具死尸,就走开了。危险过去之后,躲在树上的那位朋友下来,问他的同伴,熊把大嘴凑到他耳边,跟他小声说了些什么。这位同伴答道:“它告诉我,以后再也不要和一遇到危险就抛弃你的朋友同行。”
【智慧点睛】
能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人生的知己,也才是真正的朋友。英文谚语中有一句:“A Friend indeed is a friend inneed。”也是说患难中见真情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朋友,足见不论是在哪儿关于朋友的定义都有惊人的一致。
那些平日里呼朋引伴,一到大难临头就各自飞的人如何能算得上朋友呢?美国文学史上有两位巨人,他们是来自哈佛的爱默生与梭罗,他们用一生的友谊与友爱向世人诠释了怎样才算是爱,如何才能摒弃灵魂的丑恶。
(本章完)
第82章 19把爱分一些给别人
第四章19把爱分一些给别人
【哈佛心语】
 希望与生命常相伴随。
——塞万提斯
【故事殿堂】
有一位守墓人一连好几年在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后来有一天,他们见面了。那天,一辆小车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的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个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你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是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喜欢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香。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儿墓地里哪个活着?”
老夫人没有作声。她只是小坐一会儿,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太率直、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的。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说,“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也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我找到了活着的真正意义,并重新唤起了我对生命的热爱!”
【智慧点睛】
一个活着的人,心里只有阴暗和悲观,而看不到世上其他的人们,这个人的心灵其实已如枯草般衰落、死亡。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美丽的世界,鸟语花香的环境有赖于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爱别人,爱所有人,每个人都如此,这世间才会美好,才值得留恋。
(本章完)
第83章 20救人终救己的丘吉尔
第四章20救人终救己的丘吉尔
【哈佛心语】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爱默生
【故事殿堂】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哭声,赶快跑去,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他来不及思量,赶紧跳进去,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前,一位优雅的绅士走出来,自我介绍是那个被他救了的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外走进来,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此前,这是一种不治之症,但是,有了盘尼西林,他得救了。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智慧点睛】
帮助他人有时就是在帮助自己,能够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人内心也是洒满阳光的。他将因此而感到强烈的快乐,雪中送炭总是比锦上添花要让人难忘。
(本章完)
第84章 21两根蜡烛
第四章21两根蜡烛
【哈佛心语】
交往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游戏。
——爱默生
【故事殿堂】
汤姆是一个工程师,在生活中屡屡受挫,虽然人过中年,但事业还是一无所成,因此也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和妻子来到了另外一个城市,搬进了新居。这是一幢普通的公寓楼。汤姆忙于工作,早出晚归,对周围的邻居未曾在意。
一个周末的晚上,汤姆和妻子正在整理房间,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汤姆很后悔来的时候没有把蜡烛带上,只好无奈地坐在地板上抱怨起来。
门口突然传来轻轻的、略为迟疑的敲门声,打破了黑夜的寂静。
“谁呀?”汤姆在这个城市并没有熟人,也不愿意在周末被人打扰。他很不情愿地起身,费力地摸到门口,极不耐烦地开了门。“你有蜡烛吗?”
“没有!”汤姆气不打一处来,“嘭!”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真是麻烦!”汤姆对妻子抱怨道,“讨厌的邻居,我们刚刚搬来就来借东西,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就在他满腹牢骚的时候,门口又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门口站着的依然是那个小女孩,只是手里多了两根蜡烛,红彤彤的,就像小女孩涨红的脸,格外显眼。“奶奶说,楼下新来了邻居,可能没有带蜡烛来,要我拿两根给你们。”汤姆顿时愣住了,他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好不容易才缓过神来:“谢谢你和你奶奶,上帝保佑你们!”
在那一瞬间,汤姆猛然意识到了很多,他明白了自己失败的根源就在于对别人的冷漠与刻薄。
屋子亮了,心也亮了。
【智慧点睛】
想让自己的心灵照进阳光,先要打开一条对外的缝隙。不要总是抱怨别人对你冷漠,也不要抱怨这个社会缺乏人情味,打开冷漠的心锁,积极去交往,你就能够走出人际的孤岛,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暖。
(本章完)
第85章 22爱说“早安”的传教士
第四章22爱说“早安”的传教士
【哈佛心语】
 信任少数人,不害任何人,爱所有人。
——莎士比亚
【故事殿堂】
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小镇,有一个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不论见到谁,他总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小镇上一个叫贝特的年轻人,对传教士每天早晨的问候,反应很冷淡,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然而,面对贝特的冷漠,传教士未曾改变他的热情,每天早晨依然给这个年轻人道早安。几年以后,德国的纳粹党上台执政。传教士和镇上的犹太人,都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下了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军官,在队列前挥舞着指挥棒,叫道:“左、右。”指向左边的将被处死,指向右边的则有生还的希望。轮到点传教士的名字了。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与军官的眼睛相遇了。传教士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早安,贝特先生。”
贝特虽然板着一副冷酷的面孔,但仍禁不住说了一声:“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然后,贝特果断地将指挥棒往右边一指。
传教士获得了生的希望……
【智慧点睛】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有时候,一句温馨的问候可以唤醒一颗冷漠的心灵。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也是这样。如果我们能够时刻保持微笑,充满爱心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们就能够得到别人的爱和关心。
(本章完)
第86章 23两片海洋的故事
第四章23两片海洋的故事
【哈佛心语】
 善与恶是同一块钱币的正反两面。
——罗曼?罗兰
【故事殿堂】
哈佛一位欧洲文学史专业的教授曾给学生们讲过一个关于两个海洋的故事。
以色列有两个内海——加利利海和死海。死海在海平面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盐的比重很大,当人掉进去时,身体会自然浮起而不会淹死。死海的水中无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
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含有很多生物,因耶稣基督曾在此地渔猎而享有盛名。海中盛产一种“圣彼得鱼”,这种鱼虽然外观丑陋,可是肉味鲜美,已成该地名产。加利利海边餐厅林立,都以售圣彼得鱼为主,来游览的旅客们常常因此大饱口福。加利利海的岸边,老树枝叶茂密,树上百乌云集,啼声悦耳,真是一个充满生趣的美丽世界!
相形之下,死海就没有这么活跃。死海没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死海上空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从来没有一只住在沙漠上的动物,到岸边去喝水。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将其命名为“死海”吧。
两者为什么形成如此差别呢?
先哲们的解释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
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后,又流了出来,最后归之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它经常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据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退,因此它才会有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智慧点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世间万物这个道理都说得通。只有索取都不懂得付出的人,最后会疲于获得。付出与回报的互相循环,让人间充满温暖人心的力量。
(本章完)
第87章 24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第四章24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哈佛心语】
 太阳底下所有的痛苦,有的可以解救,有的则不能,若有就去寻找,若无,就忘掉它。——金斯利
【故事殿堂】
有一位哲学家将自己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要在那里对他们讲最后一课。在草地上,他对学生们说:“10年苦读,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一种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可以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了,你们回去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除掉的,一年后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数年后,哲学家去世,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智慧点睛】
心灵是一座宝库,在那里只应留有美好与智慧而不是收藏垃圾。一个人若要心灵自由,就要忘掉猜疑、仇恨等困扰心灵的痛苦。忘掉痛苦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内心重新种下幸福与欢乐的种子,就像在杂草地种上庄稼一样。
(本章完)

发表回复